荷兰发现疯牛病病例 称不会危及食品安全******
中新网海牙2月2日电 荷兰当局2月1日通报发现一起疯牛病病例,同时称病牛未流入市场,不会危及食品安全。
当日荷兰农业、自然与食品质量大臣阿德玛致函荷兰议会二院(众议院),通报一头奶牛在农场死亡后送交实验室检测,结果发现患有疯牛病。
信函未透露农场名称和所在位置,仅称病牛未流入市场,“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危险”;1月30日检出疯牛病后当局立即封锁涉事农场,对病例展开调查。
这是2011年以来荷兰再次发现疯牛病病例。阿德玛在信函中称,1997年以来,荷兰共发现88例典型疯牛病病例,2011年的病例则是较为少见的非典型疯牛病病例。
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,系一种危害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,牛主要通过食用含有或被朊病毒污染的饲料而感染;人一旦食用病牛的牛肉、牛脊髓等产品,可能感染致命脑病变异克雅氏症。
疯牛病现分典型和非典型两类,非典型疯牛病具有自发性,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奶牛;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WOAH)统计,自1986年英国报告世界首例典型疯牛病病例,迄今全球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疯牛病病例。
另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,1996年至2015年,全球共计226人死于变异克雅氏症(人感染疯牛病确诊病例),其中荷兰计有三人死亡;由于变异克雅氏症极为凶险,疯牛病疫情长期都是各国开展牛产品国际贸易的首要关切。(完)
建设好网络空间共同家园******
作者:王禹欣
枕水江南,网通天下——世界正式进入“乌镇时间”。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,将世界变成了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。把这个家园建设得更美丽、更干净、更安全,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。
增添强动能,深刻洞察数字技术发展趋势——
数字经济是重组全球资源要素、重塑经济发展结构、改变全球格局的关键力量。在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”发布展示上,来自全球6大洲的12个精品案例,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、促进社会发展与文化互鉴、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生动实践;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中,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、通信及ICT企业、高校及科研机构,展示了5G/6G、IPv6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网络安全、超级计算、数字孪生等领域的丰硕创新成果。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正汇成时代发展的浪潮,万帆竞发、百舸争流。必须立足科技前沿、把握历史主动,方能以数字化激活互联网发展新动能、带动新发展,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世界人民。
搭建大平台,深化全球互联网交流合作——
本次大会从合作与发展、技术与产业、人文与社会、治理与安全角度出发,汇聚前瞻思考、共享真知灼见。在保留“一带一路”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等传统特色论坛基础上,本次大会聚焦互联网关键资源、弥合数字鸿沟、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等新趋势、新热点增设新论坛,充分探讨全球互联网发展中的重点议题,进一步凝聚共识、加强合作,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,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趋势,为世界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方案、中国智慧。
构建新秩序,筑牢网络空间共同体意识——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在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,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国际技术标准制定,不断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、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。本次大会发布了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》《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》蓝皮书。蓝皮书的发布,为建立什么样的网络空间与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,不断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迈进。
聚焦数字赋能、携手共创未来,面向未来,唯有不断加强对话交流、深化务实合作,充分激发数字经济的发展活力、打造融通共赢的发展生态、构建公正合理的治理体系,才能不断夯实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基础,携手共建全球网络空间的共同家园,走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全球数字发展之路!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11月10日 09版)